前言
制定《鹤山站监测管理方案》,目的在于确保鹤山站所有监测人员了解和掌握本站长期定位监测任务和人员配置状况,保障相关人员顺利开展水、土、气、生等4方面野外工作及其相关室内分析工作,促进监测工作间的协调与融合,优化监测人员配置,改善站区野外样地环境,持续推进鹤山站的监测工作。
《鹤山站监测管理方案》主要由各监测负责人根据CERN网络监测指标体系,进行实际日常野外监测工作(内容及其监测频度)的设置与安排。方案经台站审核后,进行发布执行。
监测负责人对所管辖的监测工作负责;熟悉与掌握监测规范,按监测规范与计划开展日常监测工作;并有义务培训、管理和协调参与监测工作的一线监测人员,及时了解监测任务运行的实际工作状态,维护好样地、仪器与设施。
一线监测人员遵照监测任务要求,积极学习和熟悉相关业务,配合监测负责人,按质按量地协助完成各项日常监测任务,并参与维护相关野外仪器与设施。
站长及副站长对本站监测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总协调。
《鹤山站监测管理方案》随监测指标体系的更新,以及监测人员组成变动而更新,以适应监测工作的动态变化。
一、监测工作职责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职责 |
1 |
叶清 |
总监管与协调 |
2 |
林永标 |
监测工作监督管理与总协调 |
3 |
饶兴权 |
监测工作管理、生物监测与数据管理 |
4 |
刘素萍 |
土壤监测 |
5 |
孙聃 |
气象与水文监测 |
6 |
陈志鹏 |
一线监测人员;野外监测及野外仪器与样地设施维护 |
7 |
傅声兴 |
一线监测人员;野外监测及野外仪器与样地设施维护 |
8 |
吕少云 |
室内化学分析、辅助野外监测工作 |
二、监测负责人职责细则
1) 监测负责人之间相互协作,保障鹤山站的各项监测工作。
2) 监测负责人按照CERN网络监测规范,制定年度监测计划与样地仪器设施维护计划,并严格实施。
3) 监测负责人对所监测工作负责,是日常监测工作实施的主要承担者,需熟悉和掌握监测工作涉及的相关指标体系、规范、技术方法和仪器设施。
4) 监测负责人对开展的监测工作所涉及的相关样地、仪器及设施,及时了解其运行状态,及时维修故障仪器与破损设施和报备台站或分中心,保障正常监测的运行。
5) 监测负责人对协助开展监测工作的一线监测人员,承担培训、督促之职,确保监测工作正确地实施。
6) 监测负责人及时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及审核,严格控制数据质量;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监测数据的网络报送与台站汇总上交工作。
三、数据管理负责人职责
1) 数据管理负责人负责汇总和保存鹤山站CERN网络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包括水、土、气和生等4个方面)。
2) 数据管理负责人与各位监测负责人一起,严格控制历史监测数据质量,做好数据资源方面的共享工作。
3) 数据管理负责人负责汇交CNERN与CERN网络要求的相关数据和服务信息,完成相关网站数据共享展示工作。
四、一线监测人员职责
1) 一线监测人员应服从监测负责人的管理和监测培训,积极了解和掌握与监测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方法,以确保监测任务的完整实施。
2) 一线监测人员需协助监测负责人,按照年度监测计划,按时按质按量开展监测工作。在监测过程中,与监测负责人保持好沟通,解决好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 一线监测人员需协助监测负责人做好台站相关样地、仪器与设施的日常维护、检修等工作。
4) 一线监测人员按照日常观测项目工作分配表(详见附件一),开展具体的监测任务。
五、室内分析实验人员职责
1) 室内分析实验人员应服从实验室负责人的管理与安排,了解和掌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积极参与相关室内分析培训活动。
2) 室内分析实验人员应按照实验室负责人的日常工作安排,做好日常分析样品的接收、前处理与上机分析工作,以及相关档案登记工作。
3) 室内分析实验人员应协助管理好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保障仪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对实验室仪器对外借用,严格按流程办理手续。
4) 室内分析实验人员应做好日常实验室水电使用管理,保持实验室的环境整洁;有问题及时反馈给实验室负责人,协助处理实验室事务。
5) 室内分析实验人员可根据野外监测工作的需求,适时参与野外监测工作。
附件一 日常观测项目工作分配表
(制定日期:2021年5月; 工作类别合计52项)
序号 |
监测类别 |
监测项目 |
监测周期 |
监测负责人 |
一线监测人员 |
1 |
水文 |
土壤水分测定(烘干法) |
每月1次 |
孙聃 |
陈志鹏 |
2 |
水文 |
流动/静止地表水、地下水水质 |
每季度1次 |
孙聃 |
---- |
3 |
水文 |
地下水水位 |
每月3次 |
孙聃 |
傅声兴 |
4 |
水文 |
自动地下水位 |
每月1次 |
孙聃 |
陈志鹏 |
5 |
水文 |
雨水水质 |
每月1次 |
孙聃 |
傅声兴 |
6 |
水文 |
地表径流水位数据收集 |
每月1次 |
孙聃 |
陈志鹏 |
7 |
水文 |
马占、乡土、松林径流水质 |
每季度1次 |
孙聃 |
傅声兴 |
8 |
水文 |
树干径流 |
雨后测量 |
孙聃 |
傅声兴 |
9 |
水文 |
穿透雨 |
雨后测量 |
孙聃 |
傅声兴 |
10 |
水文 |
土壤温湿盐监测系统 |
每月1次 |
孙聃 |
陈志鹏 |
11 |
水文 |
径流场日常维护 |
雨季每月1次;旱季两月1次或视情况 |
孙聃 |
傅声兴、陈志鹏 |
12 |
水文 |
干湿沉降 |
每月1次 |
孙聃 |
陈志鹏 |
13 |
水文 |
凋落物含水量 |
15天1次 |
孙聃 |
傅声兴 |
14 |
土壤 |
土壤野外采样 |
每季度1次 |
刘素萍 |
傅声兴、陈志鹏 |
15 |
土壤 |
表层土壤速效养分测定 |
每季度1次 |
刘素萍 |
吕少云 |
16 |
土壤 |
可溶性碳氮、水溶性碳氮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测定 |
每季度1次 |
刘素萍 |
吕少云 |
17 |
土壤 |
干湿沉降监测 |
每季度1次 |
刘素萍 |
傅声兴 |
18 |
土壤 |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统计 |
每年1次 |
刘素萍 |
---- |
19 |
土壤 |
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阳离子测定 |
5年1次 |
刘素萍 |
吕少云 |
20 |
土壤 |
土壤速效中微量元素测定 |
5年1次 |
刘素萍 |
吕少云 |
21 |
土壤 |
表层土壤容重测定 |
5年1次 |
刘素萍 |
陈志鹏、傅声兴 |
22 |
土壤 |
土壤剖面养分全量测定 |
5年1次 |
刘素萍 |
吕少云 |
23 |
土壤 |
表层土壤养分全量和酸度测定 |
5年2次 |
刘素萍 |
吕少云 |
24 |
土壤 |
土壤剖面微量元素全量测定 |
10年1次 |
刘素萍 |
吕少云 |
25 |
土壤 |
土壤重金属全量测定 |
10年1次 |
刘素萍 |
吕少云 |
26 |
土壤 |
土壤机械组成测定 |
10年1次 |
刘素萍 |
吕少云 |
27 |
土壤 |
土壤矿质全量测定 |
10年1次 |
刘素萍 |
吕少云 |
28 |
土壤 |
土壤剖面容重测定 |
10年1次 |
刘素萍 |
傅声兴、陈志鹏 |
29 |
土壤 |
区域土壤监测 |
按年度计划或实际情况执行 |
刘素萍 |
协调安排 |
30 |
气象 |
MS301自动气象站 |
每周1次 |
孙聃 |
陈志鹏 |
31 |
气象 |
人工气象站 |
每天3次 |
孙聃 |
陈志鹏、傅声兴 |
32 |
气象 |
自动蒸发量 |
每月1次 |
孙聃 |
陈志鹏 |
33 |
气象 |
通量观测 |
每月1次 |
孙聃 |
陈志鹏 |
34 |
气象 |
森林小气象站 (马占相思林与乡土林) |
每天 |
饶兴权 |
---- |
35 |
生物 |
植被调查 |
5年2次 |
饶兴权 |
协调安排 |
36 |
生物 |
凋落物季节动态调查 |
每月1次 |
饶兴权 |
傅声兴 |
37 |
生物 |
凋落物现存量调查 |
每年1次 |
饶兴权 |
傅声兴 |
38 |
生物 |
林下更新调查 |
每年1次 |
饶兴权 |
傅声兴 |
39 |
生物 |
草本层群落物种组成 |
每年1次 |
饶兴权 |
傅声兴 |
40 |
生物 |
植物元素含量和热值采样与测定 |
每5年1次 |
饶兴权 |
傅声兴、吕少云 |
41 |
生物 |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采样与测定 |
每5年2次 |
饶兴权 |
傅声兴、吕少云 |
42 |
生物 |
物候监测 |
每天 |
饶兴权 |
---- |
43 |
生物 |
乔木胸径监测 |
每天 |
饶兴权 |
---- |
44 |
生物 |
根系生长监测 |
每月1次 |
饶兴权 |
---- |
45 |
生物 |
叶面积指数监测 |
每5年2次 |
饶兴权 |
---- |
46 |
生物 |
人工物候监测 |
每周1次 |
饶兴权 |
---- |
47 |
生物 |
动物红外相机监测 |
每天 |
饶兴权 |
---- |
48 |
基础设施 |
水分监测仪器与样地设施维护 |
按年度计划或实际情况执行 |
孙聃 |
协调安排 |
49 |
基础设施 |
土壤监测仪器、样品入库及样地设施维护 |
按年度计划或实际情况执行 |
刘素萍 |
协调安排 |
50 |
基础设施 |
气象监测仪器与样地设施维护 |
按年度计划或实际情况执行 |
孙聃 |
协调安排 |
51 |
基础设施 |
生物监测仪器与样地设施维护 |
按年度计划或实际情况执行 |
饶兴权 |
协调安排 |
52 |
基础设施 |
网络模块维护 |
按年度计划或实际情况执行 |
饶兴权 |
协调安排 |